书屋里有“专家”,有“辅导老师”
待最后一个读书的乡亲走后,曾金元开始整理、打扫,然后准备晚饭。
60岁的曾金元,是茶陵县平水镇河东村的老村秘书。2008年,村里建农家书屋,请他当管理员,但没工资。作为回报, 村里40平方米的房子,30平方米做书屋,另外10平方米,免租金让他开杂货店,自此,曾金元也搬到了书屋、杂货店里住,他起床,书屋杂货店就同时开门了,迎来顾客,更迎来读书人。
河东村位于茶陵县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这里1700亩耕地和7000亩林地,养活着386户1700人。
对河东村的人来说,这个不大的书屋里,藏着不走的“专家”,还有孩子的“辅导老师”,也是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条捷径。
从刚开始的藏书1100册,到现在2500多册,藏书品类也日渐齐全,涵盖了文学、卫生、科技、少儿等范畴,书屋越发有声有色起来,“来读书的人一天天看着多了。”曾金元向记者展示了三本“农家书屋借阅登记本”,借书人、名、书名、日期填得满满当当。
大人、孩子都来得不少
村民曾武龙,曾在温州的建筑工地上打过工,由于太辛苦又不安全,他回到了家乡。2006年,他养了300只鸡和300只鸭,但几乎全死了,折了不少本。
他开始找原因,可摸索了老半天,养殖还是不见起色。后来,他听说村里建了农家书屋,他就跑过去看,在科技书栏里,他找了6本养殖方面的书,要借回去,可是按规定,每人一次只能借一本,最后,经上面同意,曾武龙交了押金,才借回书。
读了不少的书,他逐渐学会了如何防治家禽疾病,懂得了科学养殖。今年,他扩大了养殖规模,养了2000多只鸡,已出栏1000多只。
书屋就建在村小学旁,近水楼台,来书屋的孩子很多。
读6年级时,刘倩就天天到书屋来看书,现在上初二了,她每个星期天都会来,“她成绩特别好,有时候一个人来,有时候和同学一起来。”曾金元介绍说,刘倩借阅最多的是作文书和一些文学书籍。
“有些乡亲来读书,还带着孩子一起来。”曾金元介绍,在外打过工的村里人很多,见了世面,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书,将来有出息,“现在村里有30多个大学生呢。”
在书屋外,曾金元建了两个宣传栏,一个是孩子们写的学习心得,一个是他自己看报摘抄、或者剪贴下来的一些介绍养猪、养鱼、种板栗的小知识。记者离开时,两个宣传栏都被村民围了一圈。
来源:株洲网
编辑:刘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