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落实到民生建设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怀立 李文峰 陈建元 周波 黄娜丝 编辑:刘合情 2012-03-16 10:57:42
—分享—

副标题:——看茶陵县是如何将“落实”落到实处的(之三)

 

  2011年春节前,跨度达218米的茶陵县舲舫中洲大桥正式通车了。

  对外界来说,这就是一座普通的大桥,可对大桥两头2个乡5个村的6000多村民来说,这座桥的修通,却是相当于打通了他们的“生命线”。从此,他们再也不用重复数百人排队摆渡的苦楚,再也不用经历洪水季节波高浪急中渡河的恐惧。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可以用大车小车拉着农副产品奔走四方了。

  因此,大桥通车当天,当地群众不断呼喊:“人民政府万岁”。

  中洲大桥只是茶陵县去年要修通和改造的农村59座大小桥梁之一。为了彻底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过桥险的问题,今年来,茶陵县从还不富裕的财政资金中拿出1000万元,一次性新修和改造农村桥梁59座,占全市总数的四分之三。这些桥连通了近30条“断头路”,解决了两万多群众的出行问题,成为今年全县最受群众欢迎的民生实事之一。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正如毛朝晖书记所说,对一个干部来讲,老百姓欣赏的不是你挥手,而是你动手;感动的不是你的“口水”,而是你的汗水,民生建设要成为一个干部的“第一追求”。

  关注热点

  ——民生大事件件落实

  2011年8月15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投资近2000万元重新修缮的茶陵烈士陵园正式对公众开放。在这次修缮中,茶陵县对园内28家经营场所和单位全部进行清理,精心修缮了园内原有的纪念塔、语录碑,扩建了瞻仰广场,新增了烈士英灵长廊、浮雕等。改造后的烈士陵园,不仅是缅怀先烈、进行传统教育的场所,也成为群众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茶陵县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中心地带。这次彻底修缮,既完善了城市功能,也提高了城市品位,因此成为茶陵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

  目前,茶陵县城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2%。为打造一个适宜居住的幸福人居环境,该县大力推进“城市提质”,拉通了东阳大道、茶陵大道,开发了商业步行街,建设28万平方米的高档商品房,同时建设了一批文化广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并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继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县城之后,该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卫生县城。

  民生优先,毫不动摇。围绕老百姓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治安等热点问题,茶陵县进行了覆盖全县城乡的“民心访谈大走访,社会治安大打防,干部作风大整治”活动,确定了必须要办的“十大民生实事”。

  2010年,该县义务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1.8%大幅提高到3.1%,县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对优秀学校和师生的奖励力度;全县农村“新农合”参合率达96.05%,农民人均药费平均降幅达45%,同时,投资250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也已投入使用;城市低保线由130元提升到260元,农村20所敬老院中的19所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廉租住房1072套,新建经济适用房1400套,200多户农村倒房户得到重建。

  为创建“平安茶陵”,该县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在近两年的全国“两会”、世博会、亚运会期间,实现全县上访“零登记”。同时,该县加大打击黑恶势力、“两抢一盗”、涉毒涉赌、经济诈骗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专门成立巡防大队,对城区及近郊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2010年,全县综合治理在全省排名前移19位,并荣获“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县”称号;2011年度该县又荣获“湖南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

  突破难点

  ——脚踏实地敢于担当

  2011年10月17日,茶陵洮水水库正式下闸蓄水。

  洮水水库属于国家大二型水库,建设周期历时5年。在茶陵,洮水水库的建设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尤其是在破解移民搬迁难题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相关干部更体现出浓浓的民生情怀。

  洮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69平方公里,水库淹没涉及桃坑、舲舫2个乡23个村,需搬迁移民7416人。移民搬迁工作之复杂,众人皆知。对移民搬迁,茶陵县并没有简单地视之为一项常规的工作,而是从关注民生出发,对水库移民给予心贴心的理解和关怀。

  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解决每一个问题,该县84个县直副科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每个单位抽调一名得力干部,组建了19支工作队进驻移民区,每个移民村都有一个县级领导挂帅蹲点,对移民工作实行包干负责,对移民的合理要求,尽量及时解决。

  选好移民安置点,是一个关系广大移民未来生活的大事。为此,茶陵县相关领导多次深入各乡镇调查论证,仔细论证安置点的环境容量、生产生活用水、地质安全等问题,通过反复筛选,在全县120多个备选安置点中,最终确定了16个外迁安置点,并大胆实行了以县城为主的进城集中安置方式,仅进县城安置的就有6000人。

  为解决进城安置后移民就业的大问题,茶陵县按照“按就业要求培训,按培训效果就业”的原则,采用“政府+企业+就业”的培训模式,新建了热窝里手工编织和贵派电器公司两个移民培训基地,在茶陵经济开发区新建了一个移民创业园,先后培训移民2000余人。为鼓励企业招聘向移民倾斜,县里规定,企业每安排一个移民补助企业1000元,移民自行创业、又安排5个以上移民的,每安排一人奖励2000元,此举使上千移民实现就业。

  作为被列入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扶持县,扶贫工作一直是茶陵县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提高扶贫效率,今年初,该县启动了新一轮的整村推进计划,以20个国定和省定贫困村为主战场,实行“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取得良好效果。为增加农民收入,该县扶持和发展了一批特色扶贫项目,支持贫困村开发经济林1.5万亩,连片种植烤烟2.56万亩,使1600多个种烟户户均增收6000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扶持更多的农民通过就业脱贫,近两年来,该县通过开设“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班,利用“阳光工程”、“扶贫工程”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数千人次,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工就地创业的优惠政策,催生了我省首个“农民工创业示范园”。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怀立 李文峰 陈建元 周波 黄娜丝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