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早稻亩产可达1000斤,是个丰收年。”7月16日,茶陵县严塘镇井头村的早稻开始收割,流转了该村1100亩耕地的承包户谭海林自己将收割机开进了稻田。
“我们希望通过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集约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村支书谭件牛说,井头村耕地面积1411亩,但是近年来全村45%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每年的农田抛荒率达到20%。今年春节期间,该村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机会召开村民大会,决定成立村民理事会,将土地集中流转后交给理事会打理。理事会通过招标的方式,以每亩租金159公斤水稻折合人民币每亩429元的价格,将1100亩耕地承包给谭海林。
如今,井头村不仅成为了全县土地流转最多的村庄,村民也从土地流转中得到了实惠。今年春节将土地流转出去后,村民陈秋娥与另外17个村民就成为了谭海林的员工。“我出租了4亩地,一年租金1700多元;在这上班,每个月收入有2100元,不用外出打工每年收入就2万多元,还能顾家。”陈秋娥说。除了陈秋娥这样的固定员工,每到插秧、治虫等农忙时间,谭海林还得请100个村民来打“短工”,最多的一个短工一年的收入也有1万多元。
“现在总有村民问我,什么时候把村里的林地也流转了呢。”谭件牛说,从耕地流转中得到实惠的村民,又把目光放在了林地流转上。“我们希望通过对流转土地的开发,能成功引进其他产业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化,让农民上岸成居民。”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唐艳丽 胡琳 黄娜丝
编辑:刘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