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三剂药方”专治“作风病”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黎世伟 黄娜丝 乔志军 编辑:刘合情 2013-07-23 17:39:30
—分享—

副标题:--茶陵县奋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系列报道之四

 

 

  

 

  农技干部在田间开展技术指导。(茶陵县农业局供图)

  ■记者 黎世伟 通讯员 黄娜丝 乔志军

  纪律涣散、办事推诿、工作效率低下……这些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作风病”向来为群众所深恶痛绝。

  近年来,茶陵县对症下药,开展整治干部作风行动,让干部按群众的打分取酬,刮“效能风暴”治理懒庸散漫等顽疾,电视直播单位“一把手”即兴答记者问。一个个重磅行动,拷问着干部作风。

  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一系列行动,促进了茶陵干部工作作风好转。

  1

  干部按政绩取酬

  如何准确地反映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实际成效,合理地给付报酬,增强他们为民办实事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个问题一直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去年来,茶陵县制定“一定二评三挂钩”考核机制,明确村支两委职责,对村干部的工作实绩按百分制量化考核,请群众代表给村干部打分,村干部凭分数领取报酬。

  “一定”即定职责目标。根据村干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制定其年度岗位职责目标,突出为民办实事、经济发展、社会管理、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内容,对各项指标按百分制进行量化,并要求村干部向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作出承诺。

  “二评”即采取上级党委考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村主干的考核等次。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对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村主干,取消其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由乡镇党委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等处理。对连续两次考核不称职者,按有关规定进行组织调整、责令辞职或依法罢免。

  “三挂钩”是指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待遇、奖惩等直接挂钩。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村主干考核专项奖励性绩效工资。把群众满意、实绩突出、考核优秀的村主干推介为“两代表一委员”,评选“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和“十佳村委会主任”。

  为将“一定二评三挂钩”考核机制真正落到实处,该县在20个乡镇设立群众工作站,在384个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组,派出160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384个村(社区)“听民声、解民忧”,指导实施“一定二评三挂钩”考核机制。选派200名机关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立足村情指导村主干制定年度目标岗位职责,督促村主干履诺践诺。组织61个县直机关单位和61个农村党支部结对,指导村主干履行职责,帮助为民办实事,解决基层突出问题。

  该县还明确村主干岗位职责,规范村干部日常行为,建立村干部值班考勤制度,规定每村每天须安排一名以上村干部值班,每名村主干每月值班不少于15天。建立村干部月(季)工作预安销号制度,对村主干完成阶段性工作情况实行销号管理,与平时考核直接挂钩。根据年终考核情况,以绩效工资形式进行奖励,调动村干部积极性。

  2

  刮“效能风暴”治懒庸顽疾

  近年来,该县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直指“懒庸散慢”和铺张浪费。该县规定:干部一律不准接受群众请吃,干部之间也不能相互请吃,严禁铺张浪费、超标用餐;干部每月要有一定的时间下村,不吃“公餐”,自带伙食费轮流到村民家“吃派饭”;除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外,县领导不出席部门、乡镇(街道)的一般性会议、庆典、剪彩、奠基等活动;接待上级考察调研,一律不挂标语横幅、不摆放花草、不上水果、不赠送纪念品或土特产。为将规定落在实处,县督查局组织暗访组,分头到县直机关单位、乡镇、村明察暗访,一旦发现干部违反规定,一律严肃处理,全县通报。

  该县出台会议“瘦身”规定,能合并的会议并在一起开,可开可不开的坚决不开。县直机关召开本系统的全县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除法定会议外,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会议,原则上不超过1天;部门召开的全县性会议,原则上不超过半天。让干部从繁杂的文件、会议和活动中走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具体工作。

  不久前,茶陵县几名干部因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炒股等问题,受到责令作出深刻检讨、诫勉谈话等处理。据了解,今年来,该县已下发作风整改督办函12个,涉及作风不实公职人员15人。通过与交警队联合开展以查酒驾为主的专项督查,共查获酒后驾车20人,涉及公职人员2人。

  今年来,该县利用突查、录像等手段对干部作风进行暗访,大力整治不良行为,各机关单位干部作风有所好转。但一段时间过去后,一些干部故态复萌。为此,茶陵县由作风办牵头,会同县纪委、监察局等单位组成几个暗访组,分头深入各机关单位,采取“看、问、听、查”的方式,对一些窗口服务单位、重点要害部门、执法执纪单位干部的上班纪律、服务群众、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暗访。

  根据暗访结果,该县对上班纪律好、干部作风实、服务质量高的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一些上班纪律差、作风懒散的干部受到处理。

  3

  电视直播现场“拷问”官员

  该县大兴真抓实干之风,结合当地实际,在原有“六带头,八不准”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规定》。

  今年6月28日,茶陵县召开2013年上半年全县政风行风社会测评大会。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测评大会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进行,现场“拷问”单位一把手。当天,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老干部、企业特派员、企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居民代表等共400人组成的评议团,按照“服务大局、依法行政、作风建设、廉洁从政”4个方面的标准,对110个局机关、股所分4个小组进行现场测评。

  整个测评当场填写表格、当场统计票数、当场回答问题、当场公布结果、当场表彰奖励、当场做整改表态。县电视台现场全程直播,参与测评的代表对各单位一把手进行现场“拷问”,被“拷问”对象在众目睽睽之下现场作答。每组最后一名的单位不仅主要负责人要在大会上作整改表态,向县委、县政府上报整改方案,还要被取消单位年终综合性荣誉评选资格,单位主要领导还将被诫勉谈话、调整岗位。

  据该县纪委副书记贺柏仁介绍,该县还采取集中考评和日常考评相结合方式,建立日常考评制度,对上级督查通报批评的单位按件次或人次进行扣分,并将日常考评与集中测评分按1:4的比例计为该单位的最后得分。

  “三剂药方”治愈了干部的“懒庸散慢”,治出了干部的精气神,治出了茶陵的新风貌。如今在茶陵,无论进入机关还是到窗口单位办事,人们欣喜地发现:笑脸多了,办事效率高了;干实事的多了,混日子的少了;扎根基层的多了,作风飘浮的少了。干部队伍中呈现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原文链接)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黎世伟 黄娜丝 乔志军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