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茶陵县奋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系列报道之五


■左振华 黄娜丝
【核心阅读】
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群众医疗有保险了……如今,对茶陵老百姓而言,这样的好消息正接踵而至。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构成一幅和谐的美丽画卷。
【教育篇】
教育:软硬设施齐全
近年来,茶陵县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县62万民众在就业、就学、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今年上半年,该县财政总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2.1%;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达9.3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78.9%。
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该县仍拿出7成以上财力用于民生,彰显了茶陵县委、县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幸福。民生为本,谱写出“幸福茶陵”的精彩篇章。
7月25日,茶陵县东阳、城东两所学校建设工地一片繁忙。为有效缓解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解决城区中小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该县分别投资8000万元、5276万元,启动了这两所学校的建设。据悉,这两所学校均纳入该县2012年十大民生重点工程。
县城的重点学校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各乡镇合格学校建设也遍地开花。今年伊始,该县便制定《茶陵县2013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计划全年投资1552万元,完成18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现已完成投资960万元,占年计划投资额的61%。目前,所有学校建设项目正按合格学校标准加紧建设,预计在11月底之前,所有项目可按期完成。此外,该县安排的22所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资金已到位778万元,即将全面启动。
同时,该县还斥资566万元,为各校添置仪器、图书和相关设备,装修功能室;投入266万元,将7所学校建成校园文化广场,全面实施“亮化、美化、绿化”工程,使这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以建设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为目标,投入100余万元,为学校添置电教设备,完善县职业中专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计划安排资金922万元,完善乡镇村级幼儿园办园条件。
近年来,该县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就是教育。茶陵县财政局预算股有关负责人说:“2013年,全县财政教育支出将继续加大,预计全年教育支出将突破2.25亿元,资金将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通过投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
【社会保障篇】
社保:“三驾马车”带来幸福生活
“过去在外打工,背井离乡,如今在家门口打工,打工顾家两不误,还能利用空闲时间帮干地里的农活。”7月26日,在茶陵经开区企业上班的马江乡返乡农民工龙小红笑呵呵地说:“政府大量引进企业,给我们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关系百姓生活质量最直接的因素。近年来,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突破口,该县在园区就业的工人已逾8000人。
劳动就业部门以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开发为抓手,通过开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传递企业用工信息、免费开展再就业培训以及农民工合法维权知识讲座等形式,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同时,结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援助活动,充分利用村级招工信息点,主动对接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该县还推进创业“十百千”工程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今年上半年,该县共投入就业专项资金674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29万元,培训劳动力1050人。通过开展送岗位、送技术、送政策等方式,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142人,占年任务2750人的77.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40人,占年任务的7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60人,占年任务5500人的81%;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达100%。
养老是民生关注的重点。今年上半年,该县已有32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2年来,该县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均可领到基础养老金。由“养儿防老”到“社会养老”,农民和城市人一样可享受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实惠。
7月28日,茶陵县幸福家园廉租房社区内,谭先生一家正在看电视,其乐融融。谭先生家原来一家大小住在狭小的房子里,能拥有一套舒适干净的住房是他们全家人的“梦想”。今年4月2日,包括谭先生在内的281户低保家庭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让他们实现了“住房梦”。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牵动千家万户。近年来,该县共完成廉租房建设2552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404套、城市棚区改造1325户,投资逾2亿元。目前已有2178个城镇低收入家庭住进了这些住房。
【医保篇】
健康:看病便利花钱少
界首镇贺铺村村民陈光兵患肺恶性肿瘤多年,在市一医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用5440.32元。昨天,他高兴地在县农医办领到了实际补偿3281元。
自2006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省、市级医疗不断提高报销比例。现在,新农合省、市级报销比例由2006年的45%分别提高到55%和65%;县级报销比例由45%提高至80%;乡镇报销比例由70%提高至90%。
为方便参合农民报销,茶陵县卫生局还在全县实施乡村门诊“一卡通”,凭“卡”就诊、住院,凭“卡”办理结算,简化了报销流程。据了解,2013年,茶陵县新农合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参合农业人口总数达499326人,参合率99.1%,创历史最高。
茶陵财政底子薄、财力弱,他们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今年1至5月,全县共有347234人次获得新农合基金补助,补助人次占参合人数比例为69.54%,补助金额为7312.84万元。统筹区域内县、乡两级住院补偿率为78.6%。
此外,该县还建立县外住院分级补偿模式,补偿机构重心下移,县外住院费用2万元以下的,在患者户籍所在乡镇卫生院办理补偿兑付,2万元以上的在县农医办办理补偿兑付。尿毒症患者门诊透析治疗,年度最高补偿额度也由4万元提高到5万元,补偿比例由70%提高到85%。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透析的,由医院根据补偿办法直补。
一件件利民实事,一项项惠民措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新变化,分享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一幅幅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的笑容里,印刻在百姓的心里。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左振华 黄娜丝
编辑:刘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