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只为桃李香满园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黎世伟 左振华 尹承文 编辑:刘合情 2013-08-13 10:54:08
—分享—

副标题:--来自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的报道

  

 

  ▲美丽校园。

 

  ▲精彩课堂。

   【核心阅读】

  这里人才辈出,藏龙卧虎:全校有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10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

  这里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升学率(上线率)连年在83%以上。

  润物无声育英才,桃李满园竞芬芳。扎根于湘东教育沃土“状元故里”茶陵的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办学6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教学质量连年提高,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株洲市优秀民办学校”、“株洲市体艺‘2+1’优秀单位”、“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全国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改基地”。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育后人

  宽敞优雅的教学大楼,花团锦簇的校园绿化,如诗如画的校园布局,处处涌动着文化元素……这是走进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的第一感受。

  “让墙壁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行端表正,飞扬梦想。”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董事长肖建玲有自己的见解。

  构建校园文化,物质是载体。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如今的校园,环境优美,设计布局大方;建筑群落格调典雅,错落有致;假山鱼池相得益彰,树木花草相映成趣;各种景观既巧夺天工,又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校园中央,是清朝状元肖锦忠状元的塑像,左手持本、右手执笔、双目环视。“建校状元故里,承继千年文脉,打造优质教育,培养世纪人才”的校园文化内涵巧妙呈现。

  同时,该校倾力打造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厕所文化等。创建的学校广播站、《星荷》文学社等文化传播载体,让学生参与其中,共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校园文化,精神是内核。学校按照“依法办校、科学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方向,致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未来竞争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品质”。通过精心设计,形成了一套蕴藏人文历史内涵、代表学校公众形象、体现学校精神风貌的校徽、校歌、校旗等标识。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广开纳贤之门,先后从北师大株洲附属学校、郴州明星学校及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名校高薪聘请大批优秀教师。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分批派送教师到各地名校跟班学习,先后邀请了一大批名师来校传经授道。每年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开会、交流、学习在百人次以上。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化校园文化内涵。长期以来,该校立足本校传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书法美术作品展演、学生体育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等活动。举办“红色井冈山行”等教育活动,还在春季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农村春游采风,让师生陶冶身心,热爱生活。

  ■“快乐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

  把讲台变为学生的舞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课堂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寓“教”于乐,寓“能”于乐,寓“学”于乐,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快乐课堂”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该校按照“小学办特色,初中创质量,高中做精品”的原则,小学部针对学生特点,开创快乐德育教学,创新五种德育形式:“电影道德教育”形式,组织学生在周末晚上观看电影,要求他们写出电影观后感,期末进行比赛;坚持“安全演练”;让师生掌握基本的防空防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建设“道德银行”,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活动中获得“道德币”,以“道德币”量化好人好事,将无形的道德资本变成有形的道德资产;开展“特色主题班会活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立9个特色主题班会,内容包括做最好的自己、感恩父母等。其中主题班会《感恩父母》、《父母不在身边》、《做最好的自己》等分获省、市一等奖和二等奖。

  同时,学校还组建了“小记者社”、“文学社”、“英语社”等学生社团,经常开展自创诗词诵读比赛、红歌演唱会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进步。

  “弟子规,圣人训……”在该校小学部的晨读时间里,学生经常诵读《弟子规》、《公民道德歌》。该校在小学部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开展诵读、践行《弟子规》活动。潜移默化,学生们在晨读中收获颇丰。不抛弃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在诵读中既学习传统文化,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激潜能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两千年前圣人先贤便讲过的教育道理,被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奉为圭臬。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不断提升他们的潜能和素质,让他们在各个领域各领风骚。”学校理事长肖建玲说。

  在新生入校之初,老师就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科,哪位学生在哪科拔尖,老师心中都有数。师生一起制订个性化辅导方案,因人制宜订立学习发展计划,为学生潜力的最大限度发挥奠定基础。

  学校在确保每个学生达到或超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个性学习项目,组织培训,发展特长,成为“合格+特长”、“优秀+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在初中部开设“2+4”创新实验班,以学制改革为平台,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在“六年一贯、二四分段”的学制下整体设计中学6年课程,即把中学6年重新划分为“2+4”学制,初中两年完成原3年的教学任务,从第3年开始进入高中阶段,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

  大力推行新课改。学校着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让每一个学生发展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和特长突出”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构建学生自信系统。要求每一名教师都必须联系和重点关注2至5名学生,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要求教师尊重、引导、发现、赏识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励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

  推行教育教学新常规。让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分层发展、个别发展。老师手中有作业信息反馈本,学生手中都有纠错本。落实面批面改,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真正做到教与学信息及时对接。推行分层培训、分层布置作业。

  此外,该校还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通过读书活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座谈研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大力倡导教师敬业、爱岗、求实、竞争、奉献、创新,要求教师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开展新老教师、新老班主任、新进入学校工作和新上毕业班教师“结对帮教”活动,开展教师素养大赛、教学技能大赛、“半日教研”活动,以“比、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并大胆任用青年教师。目前,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该校教学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自我超越的路上,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越飞越高。

  链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简介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原名茶陵世纪星实验学校,是省十二届人大代表肖建玲女士于2007年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现代化民办学校,也是茶陵唯一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3800余名,教职员工300余名。

  该校位于云阳山下,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有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3栋,行政大楼、服务大楼和锅炉房各1栋。现在,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已被茶陵县列为教育“四个一工程”之一。

 

(原文链接)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黎世伟 左振华 尹承文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