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陵在陆羽的《茶经》里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彭东明 编辑:刘合情 2013-11-25 11:30:42
—分享—

副标题:--【中国湖南历史文化名城--茶陵】系列报道之二十一

 

  茶陵,即茶山之陵。据文献记载,茶陵开始因产茶而被称为茶乡,后因炎帝“崩葬于茶乡之尾,是曰茶陵”。陆羽的《茶经》对此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同,《茶经》卷之七“茶之事”引用《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这就是说茶陵的县名是因茶而得名的。“茶陵”之名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茶陵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茶命名的行政县。

  茶陵产茶的历史可追溯到炎帝时代。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陆羽在《茶经》卷之六“茶之饮”中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说明炎帝神农氏最早得茶、最早饮茶,是中华茶祖。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发生在“茶山”,陆羽在《茶经》中认为“茶山”即为湖南茶陵的“茶山”,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茶山和炎帝陵默默中都在指引着同一个方向:茶祖在茶陵!

  千年国饮,始于茶陵。

  茶陵曾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长沙魏家堆4号汉墓出土石质“茶陵”官印,随葬品之一的茶即为茶陵县产。陆羽在《茶经》中记录唐代产茶地时,湘茶产地也首列茶陵。无数的证据表明,茶陵的茶叶生产在唐代居全国前列,之后的明、清时代,茶陵茶叶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景阳山茶为清代名茶。在陆羽眼中,茶陵是一个盛产茶、最早发现茶、最早饮茶、最早推广种植茶的地方,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受茶文化的影响,茶陵“农勤于耕,士勤于学”之风甚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茶陵人身上世代传承,因而茶陵人文鼎盛,人才辈出。据统计,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茶陵中进士者127人,其中宋代谭用式、清代萧锦忠为状元,明代张治、清末谭延闿为会元,元代李祁为殿元,刘三吾、李东阳、张治、彭维新成为明清四大学士。由此,茶陵享有“五元摘桂壮云洣”、“四相文章冠两朝”之誉。近、现、当代史上茶陵出过32位民国将军、29位共和国将军,茶陵又有“将军之乡”的美誉。

  如今,茶饮普及,成为国饮,茶叶功能被不断开发,其养身、健身和防病治病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茶,无论是清饮还是雅尝,寻求的都是茶的原汁原味,紫砂承之也好,茶盖合之也罢,香气氤氲,沁人心脾,皆重在意境、重在慢品、重在其味。茶祖炎帝遗留的茶业就是一盏待品的好茶,茶陵人正跃跃欲试,力求品出它的亦清亦醇的味道来。

  2011年7月,茶陵县人民政府引进茶祖印象茶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在茶陵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10000亩有机茶园,带动全县种植茶叶10万亩,兴建中华茶祖文化园、中国名茶汇、茶叶加工基地、茶植物园和生态茶叶种植基地等五大项目,将在茶陵打造集茶文化传播、茶叶种植与研发、茶叶加工与销售、茶叶品牌展示交易、茶食品和茶饮料生产与销售、茶园观光旅游、茶叶度假村等于一体的茶产业链。

  同时,茶陵县委、县政府正在与茶祖印象茶业有限公司一道携手挖掘茶史,弘扬茶祖文化,打造茶祖文化品牌。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彭东明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