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晚报】“我成绩好了,爸爸一高兴也许能成功戒毒”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伍靖雯 董小凤 编辑:刘合情 2015-08-27 11:21:47
—分享—

副标题:这是一个13岁女孩的心愿

 

  ▲昨日,工作人员来到李仁家中慰问 通讯员 董小凤 供图

  在爷爷奶奶和老师眼中,今年13岁的彤彤是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她在学校认真读书,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在家还贴心地帮爷爷奶奶洗衣服做饭,只是每当提起爸爸妈妈,小姑娘就会沉默。

  彤彤的爸爸叫李仁(化名),今年41岁,在彤彤4岁时染上毒瘾,去年底被送往市强戒所。彤彤的妈妈陈馨(化名)在温州打工8年,每年年底才回家看女儿一次。彤彤掰着手指告诉记者,她已经有8个月没见到爸爸,6个月没见到妈妈了。

  昨天,民盟株洲市委、市司法局、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人员来到茶陵,看望了彤彤。

  妻子:丈夫接私活时被朋友带入“毒圈”

  2000年,经朋友介绍,茶陵县的李仁和同村的陈馨相恋并结婚。李仁是一名电焊工,手艺不错,陈馨在县里上班。婚后两人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很恩爱。

  陈馨介绍,为了多挣钱,李仁接了不少私活,也因此认识了一些“朋友”,正是这些人,将他带进了毒品圈。

  “那时彤彤还只有4岁半,有天晚上我接到公安的电话,说她爸爸吸毒被抓,我当时还不信。”昨日,陈馨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吸毒后,丈夫也不上班了,还偷偷把家里东西拿出去卖了买毒品。在她的印象中,丈夫因吸毒被茶陵县公安局抓过3次,每次回来丈夫都承认错误,称一定会戒毒,但毒瘾一发作就在家翻箱倒柜找钱,找不到就逼她给,她不给就打人。害怕年幼的孩子受到影响,陈馨将彤彤送到爷爷奶奶家抚养,自己离开家到温州打工。

  女儿:爸爸对我很好,我很想他

  彤彤开始上小学时,就有不懂事的同学说她爸爸是“吸毒鬼”,她就是“小吸毒鬼”、“毒妹”。彤彤一直没什么朋友,性格也挺内向。

  “我知道爸爸吸毒,但爸爸对我很好,我很想他,也很想妈妈。”昨日,彤彤告诉记者,爸爸在毒瘾发作时从来没有打过她,这些年虽然很少到爷爷奶奶家看她,但依然很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知道妈妈工作忙才没法回家,期待过年时再见到妈妈。

  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彤彤比同龄人更为早熟和敏感。别的孩子在外面玩闹时,彤彤早早回了家,帮爷爷奶奶做饭,晚上还帮老人洗衣服。

  “爸爸给我买过一个文具盒,要我好好读书。”彤彤今年读初二,尤其喜欢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成绩96分,在全班排前三。彤彤说,她觉得自己努力读书,爸爸会高兴,一高兴也许就能成功戒毒了。她长大后还想当英语老师,带家人出国旅游。

  “这个家一直在,我们都会等他出来。”昨日,彤彤的奶奶告诉记者,家里一直没有放弃李仁,希望他能为了懂事的彤彤好好戒毒,早点出来重新做人。

  (记者 伍靖雯 通讯员 董小凤)

  相关新闻

  借助亲情帮助戒毒学员戒断毒瘾

  8月26日,民盟株洲市委、市司法局、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人员来到茶陵,在茶陵县司法局工作人员陪同下,看望了5名戒毒人员子女,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小礼品。

  这些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5岁。工作人员充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得知戒毒学员谭某的父亲是尿毒症晚期,老母亲靠卖小菜抚养8岁的孙女,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所在社区居委会,希望能帮助他们申领低保金;戒毒学员陈某的儿子小俊,考上了株洲某高校,但家里没能力支撑学费。得知此事后,工作人员也表示,将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提供支援。

  “由于父母吸毒等原因,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存在自卑等心理状况,我们也有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长期跟踪,提供援助。”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活动旨在借助亲情帮助戒毒学员坚定戒断毒瘾的信念,让他们的子女“失学的回校,流浪的回家,无监护的落实监护,生活困难的落实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落实心理援助”。

 

(原文链接)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伍靖雯 董小凤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