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茶陵虎形村的"环保新地标"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沈全华 编辑:刘合情 2018-02-24 11:08:44
—分享—

  一排靓丽的大理石护栏,围住的既不是豪宅,也不是园林,而是一株近百年历史的枫树、一口远近闻名的老井。

  “两年没过来看看,这里竟变成得这么漂亮了!”正月初五,茶陵县枣市镇虎形村村民沈里光来到儿时住处走一走,发现了沈家里多了一处“环保新地标”——百年枫树挂了“古树名木”的保护牌,老水井则被列为饮用水源保护地。

  北面是密集的民居,南面是成片的农田,百年枫树与老水井在这里守望着乡村,且相互依存。有了井水的滋润,枫树屹立百年不倒;有了百年枫树的庇护,井水清澈可口。

  儿时,沈里光与小伙伴们喜欢到百年枫树附近游玩。到了盛夏的中午,知了在不远处一个劲地叫唤,三三两两的大人则围坐在百年枫树下,在这里开起“故事会”,讲起外面的趣闻和村里的乐事。

  百年枫树的根部向四面散开,成了天然的坐凳。一把蒲扇一口井水,就是村民们的消暑利器。过往的行人也会选择在此歇一下脚,兴致来了还不忘插嘴互动。

  “用枫果助燃,饭菜煮得快又香。” 在沈里光的记忆中,百年枫树是大自然对村民的恩赐,不但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回忆,掉落的枫果、枯枝还是做柴火饭的好材料。而老水井则让村民饮水无忧,并给附近的农田带来丰收。

  花无千日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枫树旁边陆续建起了厕所和牛棚、猪舍,农田中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产搞上去了,村民不愁吃穿了,井水的颜色变了,喝起来有一股股怪怪的味道。

  2000年前后,乡村兴起自来水风潮,老水井就此被冷落了,浇灌农田、旱地成了它的主要用途。百年枫树也老了,掉落的枝干越来越多,树冠缩小了一半以上。 日子好过了,儿时的回忆已远去,村民们只能摇头叹息。

  近年来,随着村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村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了,村民的环保理念也越来越强了。有新房无新村,有好路无好水,保护百年枫树和老水井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受到众多村民的拥护。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老水井被整修一新,旁边立起一块饮用水源保护地的绿色匾牌。百年枫树也被林业部门挂牌保护,周围建了一圈护栏。

  听说百年枫树和老水井大变样,回家过年的村民们纷纷跑过来一看究竟。于是,沈家里成为虎形村最热门的乡村旅游景点。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沈全华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