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洣水河上赛龙舟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付寿贵 编辑:刘合情 2018-06-20 15:52:06
—分享—

  记得当年孩儿时,除了过春节,最喜欢的是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看龙船比赛。赛龙舟兴起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当年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怒投汨罗江以死殉国,人们不由自主向江里投放包子、粽子喂食江鱼,以免江鱼啃食屈原遗体。江面上大船、小船穿梭上下,收寻屈原遗体。从此传说每年五月初五,就形成了龙舟赛事,以示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到现在演变成了一项体育赛事。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赛事,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赛龙舟也能让更多的信息、文化在活动中得以传播、交流、增进友谊、激发感知。实际上划龙舟赛的举办也是展示当地风貌的窗口,对外交流的平台,提供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也可以为旅游兴起注入生机和活力。

  旧社会每条龙舟人数、额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称三十六香官、船身十三档、划般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人、后梢二人、唱神一人、司鼓二人、掌锣二人、托香斗二人、正合三十六之数。划船者上穿白衣、白帽以示吊念屈原之意。新社会以后划龙船人数就没有这样复杂,划龙船二十四人、旗手一人、鼓手一人、梢手一人,鼓在船头,两旁划浆的人要听鼓声、鼓声很有节奏,船转身时鼓声打的密集。船尾是梢浆,就是船舵、靠此端正船向,所以说鼓是令、梢是命、锣是听鼓声的,也是助威的作用,旗是分明船队、使岸上观众能够辩认。

  洣水河上龙舟赛区、通常设在豆巷、至古城迎熏门河段。时间在五月初五下的二点钟左右举行,观看龙船赛的人员早早从四乡八里来到洣水河两岸、热闹非凡。大人、小孩穿着各式服装五颜六色、就象千万朵、争奇斗艳的鲜花,盛开在洣水两岸。

  洣水河上赛区、龙船前安龙头,后置龙尾、船中二十七位参赛队员、上穿白衣、头戴白帽、下着黄裤,腰结白巾、手拿木浆精神抖擞,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我童年深刻的记忆中有一年冠、亚军争夺赛是船厂队、对下东乡队。下东乡队参赛队员个个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整齐站在龙舟上一排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而船厂队员从身高体格上看去略差下东乡队一筹。观众议论纷纷认为下东乡队必胜无疑。比赛开始一声令下、两只龙船立马冲过起点,整齐划一地在鼓声引领下,队员们齐刷刷的喊着号子、短桡激水,龙舟行走如飞。开始下东乡队遥遥领先船厂队,追到龙船转头划逆水时,两只龙舟几乎平头并进,你先我后、我先你后、奋力紧追,快接近终点百多米时,船厂队勇超下东乡队,下东乡队不愿失去到手的冠军被对方夺去,更加急速猛追船厂队。

  沿江两岸人山人海,观众看到这场盛况、情绪高涨,高声呐喊“下东队加油!下东队加油!”助威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天空。两只龙舟更是划得水逐浪飞,相互紧追,一片欢声雷动,场景非常壮观,在两岸观众呐喊助威声中,下东乡队使出了全身力气,猛追船厂队,船厂队更是在红旗急促的鼓点指挥下,棹如飞剑龙舟飞驰而来、最终冲过终点锦旗彩竿夺得冠军。

  这场精彩的龙舟赛,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令人寻味。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付寿贵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