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倾尽毕生积累,打造生态环保的日化民族品牌“氧净” 钟存仁和他的蓝之梦

来源:株洲新闻网 编辑:张李培 2020-09-29 18:07:29
—分享—

2020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中国动力谷十大消费品牌推介会……这几天,“氧净”活性氧洗涤用品成为省内各个展会、推介会上的焦点产品,其研发主导者——湖南洁宇日化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存仁,也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这位76岁早已身负盛名的“中国保险粉之父”,至今仍坚持站在一线,一次次向大家普及水域生态环保知识。他倾尽身家,历时十年研发民族品牌“氧净”,寄望以此推动我国生态洗涤。

“我们的生态环境太宝贵了,只要我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日前,面对记者,钟存仁说出了萦绕他心头的“蓝之梦”。

1

产品占领全球70%市场份额

被誉为“中国保险粉之父”

衣着简朴、脚上一双黑色运动鞋,钟存仁日常穿着就像邻家老爷爷。然而当他说话时,老一代知识分子儒雅而严谨的谈吐,透露出他深厚的知识底蕴。

上世纪60年代,出身书香门第的钟存仁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这门专业可以应用到纺织等相关行业,“同学们都心怀抱负,立志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从那个年代出生的企业家身上,可以清晰看到商道与实业报国的理想交融。毕业后的钟存仁,先是被分配到四川染料厂工作。在那里,他主持设计建成了中国第一套“变压吸附”制氢装置和中国第一套大型“甲酸钠法保险粉”装置,获评全国化学工业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80年代,我国的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一种化工原料)须大量依靠进口。钟存仁带领科研小组仅用一年时间,就在产品技术、生产技术和生产成本控制上,实现了三个全球领先。

90年代中期,乘着改革开放春风,他创立的中成化工占领了全球70%的保险粉市场份额,他也因此被业内誉为“中国保险粉之父”。

保险粉“一战成名”后,钟存仁又从造纸厂污水中发现了新的机会。彼时,主要用于污水漂白的氯造成了新的水质污染,替代物活性氧的价格却居高不下。

2002年,年近花甲的钟存仁开始研究活性氧的应用,建成亚洲最大的活性氧生产基地,打破了国外对此项技术的垄断,我国的造纸厂污染问题迎刃而解。

2

倾尽毕生积累

研制含氧生态洗涤剂

当时,钟存仁的不少同学已经退休,颐养天年,而他却老骥伏枥,选择攀登更高的“山峰”。

这是因为,当时的轻工日化领域“重效益、轻环保”是常态,造成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深深刺痛着钟存仁的心,一大批日化民族品牌还因竞争力不足被外资收购。

为了寻找家庭废水的解决方案,打造响当当的轻工日化民族品牌,年过六旬的钟存仁毅然倾尽毕生积累,买下尚在襁褓阶段的“氧净”知识产权和实验装置,重组团队全力攻坚。

“氧净”项目最初的阻力,来自家人的反对。大家都心疼钟存仁,已经奋斗了大半辈子,安心在家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不好吗?

但钟存仁不肯。为了“氧净”,他不仅投入全部资金积蓄,还变卖了几处房产。如今,公司4楼的办公室既是他的书房,又是他的卧室。家人每月从广东来株洲探望他几次,照顾他的起居,看到钟存仁干劲十足,老伴也释怀了:“想干就让他干吧!”

在钟存仁的带领下,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进行了上万次实验,活性氧洗涤技术不断改进和优化,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业内领先的含氧生态洗涤剂。

“洗涤剂中经常添加的防腐剂、抗菌剂等,都具有极强的水生生物毒性,会长期影响水体生态环境,甚至可能会超过农药与工业污染。”钟存仁告诉记者,“氧净”不含磷、不含4A沸石和高聚物,以新型的分散阻垢剂体系,再结合活性氧、生物酶和高效易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组成的生态洗涤剂,对水生生物毒性大幅下降,可以大幅减少污水厂淤泥和悬浮物,COD(化学需氧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是一个重要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排放可减少50%。

3

对生态环保极致追求

鱼儿能在生产废水中嬉戏

如今,位于南洲新区的洁宇日化已具备年产10万吨“氧净”的能力。同时,“氧净”还通过了湘雅医学院的现场杀菌实验、中南大学的抗菌和消毒效果鉴定等。去年7月,中国环境协会组织一批院士专家学者对“氧净”的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进行鉴定,给予很高评价,并建议推广应用。

为了把“氧净”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些年,钟存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产品销售渠道向互联网转型升级。但实际上,“氧净”早已成为“网红”产品,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用实际案例为“氧净”代言。

闲余时间,钟存仁的生活很简单。每天早上,他会在厂区散步,经过厂门口开得花团锦簇的三角梅,再到厂区后面那处养着锦鲤的鱼塘喂鱼。鱼塘里的水,是经过处理的生产废水。这也是他对生态环保极致追求的体现。

“地球是没有下水道的蓝色星球,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和子孙后代的安全健康,我们应该要推进洗涤、清洁习惯的改变。”钟存仁非常推崇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那本书中写到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剂对大自然产生的毒害——鸟类、鱼类和益虫大量死亡。

“书中有前车之鉴,我们不能等到鸟儿寂静无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时,才想起要保护这颗蓝色星球。”钟存仁说。


来源:株洲新闻网

编辑:张李培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