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户外活动增加,加上春季动物活跃,犬猫咬伤等也会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狂犬病每年仍导致5.9万人死亡,每9分钟就有1人死于狂犬病,而其中99%病例是由犬咬伤导致的感染。
提高对狂犬病预防的认识、给犬接种疫苗、在流行区域加强人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是当下最有效的狂犬病预防措施,也是全球预防狂犬病的共识。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狂犬病怎么传播的?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如狐狸、狼、黄鼠狼等。犬是引起狂犬病的最主要原因,占99%以上。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侵入人体,狂犬病常见的传播方式是被发病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伤口等。另外,接触发病动物的唾液和分泌物也有可能被感染。
狂犬病有什么症状?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绝大多数人的潜伏期在1-3个月,极少数患者可以在1年以上。潜伏期的长短主要与咬伤部位、伤口的情况、病毒毒力有关。
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典型症状是恐水现象,即饮水时,甚至是听到水声,患者就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即便患者极口渴亦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
狂犬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狂躁型(大约2/3的病例)或麻痹型。由犬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狂躁型。狂躁型患者大多以意识模糊、恐惧痉挛,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瞳孔散大和唾液分泌过多等)为主要特点。
怎样预防狂犬病?
虽然狂犬病一旦发病是致命的,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预防:
1.疫苗接种:定期为猫狗接种狂犬疫苗。
2.文明遛狗:外出遛狗时请牵绳,为狗狗佩戴嘴套,避免和陌生动物打斗受伤感染。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要抚摸或喂食未知的野生动物,尤其是行为异常的动物。
4.暴露后及时进行规范处置: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前往当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置,根据暴露程度,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接种疫苗和/或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来源:醴陵疾控卫士
编辑: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