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第二座[瓷城]即将崛起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邓亚斌 陈彬 编辑:刘合情 2011-12-05 11:39:44
—分享—

 

茶陵建筑陶瓷工业园一角

 

  株洲又一座瓷城在崛起。

  2009年以来,茶陵县积极承接珠三角建筑陶瓷产业梯级转移,计划用5年时间,把建筑陶瓷工业园建成总投资40亿元、有15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全省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理想的中间人

  进入11月,杨文平就不停地往返于茶陵、广东,他在茶陵新建的光华陶瓷原料有限公司,已进入组装设备阶段,最快年底可投产。

  杨文平是茶陵严塘人,大学毕业后,他在醴陵创立了一家陶瓷原料公司,为佛山的陶瓷公司供货,在业内人脉很广。

  2007年,佛山陶瓷业界人士都在寻找,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合作对象。杨文平带着他的佛山朋友们“走遍了茶陵的瓷土矿山。”

  杨文平说,茶陵拥有7亿吨优质陶土资源,80%以上的原材料可实现本地化,加上交通便利、毗邻广东,且半径300公里内无大型建筑陶瓷生产企业集群。

  佛山的陶瓷巨头们心动了。

  有诚意的县政府

  佛山市转移建筑陶瓷产业的计划刚启动,茶陵县主要领导就开始积极走访佛山市有关企业。县商务局成立佛山办事处,主动与建筑陶瓷协会、大企业建立联系。县里辟出一块2000多亩的地,兴建建筑陶瓷工业园。

  该县还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向外来企业提供 “亲友式”服务。“实行零地价,派专人为落户企业办理有关手续,县内行政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的20%收取。”县商务局副局长陈欣介绍说。

  突破是在2009年取得的。当年11月,佛山彩碟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与茶陵签约,总投资3亿元。随后,光华、德安居进驻茶陵,其中德安居计划投资10亿元。

  不走污染老路

  当年,佛山将建筑陶瓷产业外迁,污染严重是重要原因。茶陵,会走佛山的老路吗?

  据介绍,烧制建筑陶瓷,污染最厉害的是搅拌、破碎、粉碎、烧腾等工序。为减少污染,光华斥资100多万元引进先进设备,采取半机械化生产,粉碎也采取密封式操作。

  “以前最大的污染就是烧煤,而现在采取煤改气,或者直接用天然气,可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光华公司技术人员称。

  对每一家进驻的建筑陶瓷企业,茶陵县政府都要求其必须通过环评论证,“其他门槛都可以商量,但环评这一关,必须严守。”陈欣说。

  茶陵将是下一个清远

  “将来,茶陵的建筑陶瓷能辐射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市场,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杨文平介绍,清远、肇庆、安平等第一批承接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城市,经济都得以快速发展,“茶陵将是下一个清远。”他说。

  “2003年,茶陵开建经济开发区,引进的产业以棉纺、针织为主。”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志强说,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抬升,这些企业短暂的好光景不再。

  “茶陵要发展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今后,建材、建陶、有色资源、物流、茶叶等将是主要发展方向。”张志强说。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邓亚斌 陈彬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