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去浣溪看“丹霞”

来源:株洲日报 编辑:刘合情 2018-12-24 09:19:09
—分享—

  走进浣溪,纯属偶然。来到这里,我才知道,浣溪拥有茶陵县最大的丹霞地貌。依傍着这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文化。

  进入浣溪之后,沿106国道往炎陵方向十公里左右是杨柳村。沿路牌左拐100米的样子,便可以望见一弯高约50米,绵延近百米的半围状陡崖。

杨柳仙

  最为神奇的是这弯陡崖沿水平方向裂出四道宽大的缝,如神兽利爪所挠一般。深褐色的崖壁顿时露出鲜艳的赤红色,裂缝的阔深处便形成了石窟。杨柳仙修建在这石窟里,如嵌在山崖之中,浑然天成。外墙刷上了雪白的石灰,映衬在碧绿的竹木和红褐的山崖之间,分外醒目。远远望去,如高高在上的仙厦,更像摩天抚云的楼阁。

  上陡坡走近,香烟缭绕,敲击声声,徒然生出些许敬畏感。道观分三层,除外墙是人工砌成之外,每层的屋顶、间墙、走廊都是山崖“天造地设”。第一层设有多尊神像,案几上香火不断,烟雾袅袅。第二层是主事人的起居房间,门闭着。第三层正中间建成堂屋的格局,正对着大门是神龛,设有一尊神像供人祭拜。门楣上挂着“杨柳仙”的铭牌,门外坐着一位苍老的道士。

  举目远眺,天空晴朗,白云悠悠,远山苍翠欲滴。

顾母门

  浣溪东流村和顾母村的交界处,恰好有一座小山相隔,仿佛无路可通。走近,才会发现别有天地!

  小山在此处仿佛被神人一扯,从下往上裂开一道口子,呈三角状。口子两边长满了杂柴和野草,顶上点缀些低矮的茅,左右密集着黄色的小竹子,这便是顾母门了。站在不远处端详这神秘的造型,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说起这顾母门,其实有神奇的传说。

  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对勤劳的夫妻。女的三十几岁才怀上孩子,不过第一次生下来的居然是一条小蛇。丈夫挥刀砍死之后,妻子又生了第两条,第三条……砍第九条的时候,男人累了,刀一偏,落在尾巴上。小蛇躲过一劫,溜出家门。没想到这小蛇一遇到天地灵气,“倏地”一下变成了一条闪着金光的无尾巨龙!无尾龙逆洣水而上,见一庞大紫红色山体横亘右边,于是它用头朝石山一撞,一声轰响,石裂洞开。无尾龙升天之前,回首西望,生它的村落美丽如画,那里还有怀胎十月的母亲在深情伫望,它的双眼噙满了泪水,但一想起那心狠手辣的父亲,心如锥钻。于是它在升天时,留下一句话:“只顾母,不顾父!”

  因为这,后人把它升天的那座山唤做顾母坳,它父母生活的那个村子唤做顾母村。它逆水而上,折转头撞开的那道石门就叫“顾母门”。

日月岩

  和想象中不同,浣溪的日月岩既没有和日月相似的圆形石纹,也没有形似日月的两块石头。

  它其实类似一座石梁桥,藏身于青山翠岭之中,默默待人来识。找到它,并不容易。很多当地人并未听说过日月岩,他们把它称为“穿岩”。比起日月岩这个名字,穿岩二字无比贴切、形象!看来,源自乡村百姓口中的语言才是最朴实而真挚的。百度百科上介绍的浣溪日月岩位于杨柳村石上组(第七组),其实不对,它属于第九组。沿山谷往上,离村民居住地一公里左右,左边的山岭可以看到大片裸露的陡崖,远远望见其中有一点透着白光的小洞,那就是了。

  走近些,和地面相接处有一个对穿的大拱,如桥洞。日光照过来,明亮无比,模样极像一轮弯月停驻在山腰。桥洞上红色的岩层似乎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仿佛饱经炮火摧残的古城墙。它右上角有一个眼睛状的穿透穹洞,阳光射出,晶晶然仿佛神光照耀。站在其下,抬头远望,拱形的石顶和对面山峦相接,恰好成一圈圆弧,状如太阳。这,也许正是它被称为日月岩的由来了。

  当地还有隐藏得更深、更远的八旦风景区,拥有八个风景迥异的寨子,真是令人神往!(作者 谭红明)

来源:株洲日报

编辑:刘合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