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母亲的年代

来源:茶陵融媒 作者:罗青 编辑:张李培 2020-04-08 11:00:55
—分享—

“那个年代如果让我去读书,成绩一定会很好”

母亲出生在洣水河畔,光辉村(下洲)的一个农民家庭,外公有驼背,是个残疾。大舅在车祸中去世,小舅腿也是残疾,至今仍未成家,小姨嫁的也是贫苦家庭。母亲未嫁前,一家人就挤在不到六十平米的房子里,走进去黑暗得很。因为母亲出生在这样的一个贫苦家庭,所以她一直都很懂得珍惜,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所有一切。因为她始终都忘不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

勤俭已经是母亲养成的一种习惯。她平时不爱花钱,有点钱总存是起来,说是要细水长流,有的时候要记得没有的时候,现如今我也传承了我母亲的观念。母亲没念过书,在她们的年代只有男孩家里才供读书,好多人是这样想的,将来女孩子都是要外嫁,读再多的书也没用。她常说;“她要是读书,她的成绩一定很好”。

母亲嫁给父亲之后

母亲在娘家的时候就出工,挣工分。那是搞社会主义集体的一种制度,就是一起干活,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家里的老话是这样讲的:一齐打米、一齐下锅。因为不上学,平时就帮着家里干点活,割猪草、放牛、带我小姨和小舅,那时母亲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后来通过说媒和父亲结了婚,因为父亲没有父母帮助,嫁过来的时候只有爷爷在,当时年迈已高,还需人照顾,所以母亲没有得到长辈们的支持,是靠着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母亲曾育有三子抱有两女,我排老二,因为那时候没有老人在身边帮衬着,医疗条件也不好,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就剩我和妹妹了。所以说母亲的经历是我们常人难以承受的,可以想想象一下那时有多么悲痛、多么悲伤!每每想起这些事,我只会有一个念头,就是要让母亲过上舒心的好日子。

父亲学的是木匠,天天在外面做工。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骑了很多年,直到2003年才买了第一辆摩托车,一骑就是十多年。而母亲就负责家里的家务,所有的人情、邻里关系都是母亲来处理。妈妈很能干,在我的印象中,家里喂猪、鸡鸭、田里、土里的活都是妈妈一个人干的,常常都要忙到天黑,看不见路了才收拾扁担,锄头回家,有时候走到半路父情回来的早,就会打着手电来接我们。每每想到这里,眼眶都是湿润的,妈妈你年轻的时候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伤和委屈,妈妈你辛苦了,因为我不知道想不到再用什么词来概括您的勤劳!

历经的磨难

15年上半年,母亲在医院检查出直肠癌。当时我还在部队服役,那时就觉得癌症这种病经常会听说,根本就想不到自己母亲也会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我不敢相信,我的意识告诉自己有可能是医生误诊,后来我老婆用传真发来了化验结果。当时哽咽的说不出话。知道情况后我第一时间就打报告请假,那时部队正在战备值班,领导就准了我一个星期的假。除了老婆生孩子,这是我第一次在手术室门口等待,那是漫长的,每一分,一秒,都显的那么漫长。过了差不多四个小时医生把我们家属叫到一边,用手术盘端来一块血糊糊的组织,医生告诉我这就是从母亲身上取下来的,我当时感觉眼前都是一片漆黑。没过多久母亲从手术室出来了,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手脚冰凉,脸色苍白。昔日里那个勤劳的身影,那个忙到天快黑了,还要干完活才能回家的身影,那个家庭的支柱,在病痛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手术后母亲恢复的还不错,可是还不到一年母亲又发生了一次意外,导致左手手腕骨折又一次入院。2018年近期母亲腰疼的厉害,本来早就要去大医院看看的,但是因为家里的事一直没去,直到7月份才决定去株洲市市中心医院做微创手术。俗话说;有难必有福,经历了这么都磨难,我相信母亲一定会健康长寿,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潜移默化的影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自古儿行千里母担忧!都说当兵后悔两年,而我却后悔了十二年。因为这些年每次休完假归队,父母都是含泪送别。这些年虽然也没取得什么傲人成绩,但凭自己着的努力在部队第二年就入了党,后来当了班长,代理排长,成为了专业技术骨干,我始终坚信什么事多干点也无妨,累点也无所谓,多让着点别人也是好事,因为吃亏是福啊!正所谓人穷志不短,所以我的行为举止都透露着母亲的习性,他们都说我长得像我爸,做事像我妈。母亲虽然没读多少书,但她思想开阔,从不服输,做事力求完美。我的思想也是这样,什么都想做到比别人强,不甘落后,这些是小时候在田里插秧时养成的,因为你比别人落后你就要跟着别人的路数走,所以还不如快点让别人跟着自己的路数走。做事情要干就干好,要么就不干,要不然干了也白干。

微信图片_20200227153524.jpg

微信图片_20200329101123.jpg


来源:茶陵融媒

作者:罗青

编辑:张李培

本文链接:https://www.clnews.cn/content/2020/04/08/70033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茶陵融媒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