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画的东阳湖大坝下,悠悠的洣水河畔,有一座古老的学校——舲舫中心小学。近年来,舲舫中心小学推行以“红色舲舫善行人生”为主题的学校文化,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成立青年教师俱乐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多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教育”的办学目标,让学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舲舫中心小学创办于1952年,现有33个教学班,在岗教师57人,校园总面积9678平方米,有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直录播教室等,图书室藏书量达13300册。校园设计以红色调为主,突出红色舲舫;以蓝色调为辅,突出上善若水,善行人生。以水滴造型,设计“舲宝”,它是学校文化的图腾。
舲舫中心小学校长谭自云告诉记者,“舲舫乡是将军之乡,舲舫乡也是水韵之乡,所以我们依据舲舫的将军文化,提炼红色舲舫的标志,依据舲舫的水文化,提炼善行人生的目标,让学生刚柔并济,沉稳灵动,让教师敢为人先,海纳百川,让我们所有的师生能够成为勇于担当,上善若水的人。”
从墙面的校园之窗、荣誉榜、学习标兵,到每个班级独特的带有将军姓名的班名,再到学生的书法纸张,学习用品,处处洋溢着“红色舲舫,善行人生”的学校文化,滋养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
舲舫中心小学学生段梓谦说,“就比如说谭家述将军,他参军之后也不忘学习,他一边想着打仗,一边又去积极学习,我觉得我们既然生在新的时代,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就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我们要让我们的将军文化传承下去,也要让将军精神,一代一代传承。”
每周三的青年教师俱乐部活动,是舲舫中心小学培养教师队伍的法宝,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通过上好一堂公开课、读好一本教育专著,做好一个读书报告,练好一手粉笔字,写好一篇论文,讲好一个教育故事,使青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秦惠娟、谭彭坤等青年教师在全国现场赛课中获特等奖,县市各类教学比武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
舲舫中心小学教师谭逸琳说,“在以前我的教学中,可能关注全体学生做得还不到位,包括自己上课时候的状态,以及语音、语调,但是经过(青年教师俱乐部)老师的指导,我自己在这方面就有了一定的意识。”
舲舫中心小学学生周勇志说,“其实我以前是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因为我觉得数学课非常非常的枯燥,教我们数学的黄老师,有一次出了一道难题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小组的组长组织我们进行探索和讨论,突破层层难关,终于解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当时我就感觉很有成就感,非常的高兴,我也非常喜欢黄老师这种教学方式,从而我就爱上了数学。”
舲舫中心小学学生谭嘉豪说,“通过李老师一节魔术作文的课堂,激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李老师主要是通过一个魔术引导我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然后把观察到的东西,通过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让我的写作素材变得更加的丰富,也使我的文章写得更加的生动具体。”
学校还通过建设“网络联校”,将英语、音乐、美术课堂同步到舲舫乡的村级小学,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能;通过开发《将军故里,红色舲舫》《红色舲舫,善行人生》《小学古诗易错字天天练》等校本课程,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一来到学校,谭校长就带领我们开发了将军文化的校本课程,首先他确定了人员实地走访,收集了资料,汇编成书,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使我在教育教学领域,又迈进了一步。”舲舫中心小学教师陈浩说道。
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构建了“五善”课程体系,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整合实施,通过一套课程养精神气魄、一根绳子立健康身心、一块魔方锻炼思维、一日阅读涵古今中西、一笔好字养好习惯、一根竖笛陶冶情操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做真正的素质教育。
舲舫中心小学学生陈琦萱说,“学校为我们开展了竹竿舞、跳绳等体育项目,让我们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学校还为我们开设了古筝、让石头说话等课程,让我们从中感受美,学会创造美,学校还有农业科技园,每周二、周四都会有老师带我们去观察植物的生长,并给植物浇水、除草,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艰辛。”
结合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学校每月为当月生日的留守儿童过一次集体生日,并设立了温馨的心理辅导室,呵护他们的心灵成长。2019年,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学校筹得55万元资金,成立了“舲舫乡奖教基金”,用于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为学生艺术教育购买服务,进一步改善了乡村教育条件。
舲舫中心小学教师秦惠娟说,“教育基金主要是用于教师这一块和学生这一块,教师这一块主要是用于表彰学校的一些优秀教师代表,然后学生这一块,我们会利用这些教育基金给学生提供购买服务,聘请一些社会上的、优秀的艺体教师来给学生上一些竹艺课程、石头画课程等,让学生去均衡的发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2018年学校获得了市教育工作创新奖、市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先进单位、市先进名师工作室基地、县教育工作创新奖评选特等奖、县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先进单位、县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9年《红色舲舫善行人生》荣获首届湖南省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奖、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2020年荣获教育部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乡村好校长学校、县文明校园。在省市级的论文评选中,教师获得一等奖8个、二等奖26个;微课评选获得省市级一等奖13个,二等奖11个;市县级现场赛课中获得一等奖5个;学校15位学生在欣欣小画家的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19段梓谦同学获株洲市新时代少年,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最佳辩论手。
舲舫中心小学校长谭自云说,”通过建设红色舲舫、善行人生的校园文化,通过“六个一”打造教师队伍,通过“六个一”让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取得社会的大力支持,最终实现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教育的目标。“
来源:茶陵新闻
作者:周煌围
编辑:彭琪
本文为茶陵融媒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