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刺鲃人工繁育10年了,终于今年在茶陵取得了重大突破。” 6月26日至29日,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成带领专家团队到株洲市兴泉鱼业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了刺鲃人工人繁育试验工作,此次刺鲃人工人繁育试验人工催产了38尾亲母本,产卵达13万粒,顺产率和孵化率均达到了80%以上。
刺鲃是茶陵县的一个特色鱼类品种,俗称野草鱼、胡子草鱼、央江古,当地又称为中华倒刺鲃,是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和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物种。刺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甘醇,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有壮阳补中、治疗腰膝酸软之功效。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中华倒刺鲃水产良种种业创新项目,经多次现场考察,确定株洲市兴泉鱼业养殖有限公司为中华倒刺鲃科学试验基地,与2022年2月签下了3年的《中华倒刺鲃科学试验平台合作协议》。2022年5月份该公司投资16万余元改建好了能满足科研试验要求的2亩池塘一口、试验孵化车间一套、工作房间一间等配套设施设备,同时引进亲本100余尾。
茶陵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刺鲃人工繁育试验取得重大突破,为洣水茶陵段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人工放流提供了充足的鱼苗,为保护洣水水域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对开发名特优鱼类品种、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促进渔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等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
来源:茶陵融媒
作者:刘尹昌
编辑:陈爽
本文为茶陵融媒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