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7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中师范大学)15名师生在茶陵县湾里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面向当地70余名学龄儿童开展,涵盖了“说唱《中国话》”“把生活拼成诗”“绕口令大闯关”“甲骨文健身操”等语言文字类课程,“太极功夫扇”“哪吒手势舞”等运动舞蹈类课程,“苏轼的旅游地图”“诗歌里的服饰文化”等文化美育类课程,“情绪体验:创作我们的历险记”等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神奇的不织布”“超轻黏土体验课”“剪出花来”等手工素质类课程,“我是小小安全员”“神奇的紫甘蓝”等,也从不同角度丰富着孩子们的知识储备。课程设置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旨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课程之外,团队深入湾里村农户家中,开展入户调研,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当地语言使用现状与实际需求等。成员们还参观了茶陵县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独立师办事处、政治保卫局等革命旧址,实地感受红色精神,坚定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信念,立志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据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推普实践队连续4年入选全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团队。语言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纽带,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推普活动与学生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以语言为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作者:赵雯慧 申定羽 王毅
编辑:刘婷
本文为茶陵融媒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