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茶陵县以科技赋能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推广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春耕生产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日,在茶陵县牧峰生态种养合作社连片起伏的橙园里,载满药液的无人机正在技术员的操控下进行农药喷洒作业。随着飞防技术员尹春林的操作,飞机沿着规划的数字航线展开精准喷洒,将药雾均匀附着在叶片上。在往年这时候要请20个人打药,5天才能完成,现在利用无人机半天就搞定了。
茶陵县牧峰生态种养合作社飞防技术员尹春林告诉记者,他们人工打药每亩成本60元,无人机作业只要15元,200亩果园单次就能省下近9000元。而且这套系统能让农药利用率大大提高,比起传统方式,200亩共节省50%药剂,真正实现“指哪儿打哪儿”。
茶陵是典型的丘陵地带,而无人机的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尤为突出,通过北斗定位系统规划航线,配合多光谱监测数据,无人机能自动识别病虫害高发区,实现精准喷洒。过去需要农民身背着沉重的药箱人工打药,如今只需设置好参数,智能避障系统就能自主完成喷洒。目前,茶陵县已配备植保无人机160台,覆盖率达52%。
茶陵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刘伟喜说:“今年春耕期间,无人机累计作业面积同比增长10%,农药使用总量却下降5%,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质效双升。”
无人机助力春耕,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既是助农增收的"金钥匙",更是驱动农业生产向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深度转型的核心动能,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进入新阶段。
来源:茶陵新闻
作者:雷丽 周煌围 黄 云
编辑:黄云
本文为茶陵融媒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