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悠闲,不求闲情
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西班牙)塞万提斯
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成功的诀窍:变“闲暇”为“不闲”,也就是不偷清闲,不贪逸趣。
爱因斯坦曾组织过享有盛名的“奥林比亚科学院”例会。每次例会,与会者总是手捧茶杯,边饮茶边议论。后来相继问世的各种科学创见,有不少都产生于饮茶之余。据说,茶杯和茶壶已列为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独特设备”,以鼓励科学家们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在饮茶时沟通学术思想,交流科技成果,更有一些“闲不住”的人还在闲暇时间里积极开创自己的“第二职业”。
在概率论、解析几何等方面有卓越贡献的费马,他的第一职业是法国图卢兹城的律师,而数学则是他的“第二职业”;富兰克林的许多电学成就是当印刷工人时从事“第二职业”取得的。
“闲不住”的人还会在闲暇时间里虚心向社会上的能人贤者求教。托尔斯泰曾在基辅公路上不耻下问,请教有丰富生活经验的农民;达尔文曾在科学考察途中,拜工人、渔民、教师为师。
不甘悠闲,不求闲情,已被有志于成功者视为生活的准则。
【成功宝典】
凡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领导赏识的人,都有一个促使他们成功的好习惯:变“闲暇”为“不闲”,也就是抓住工作中的分分秒秒,不偷清闲,不贪暂时的安逸。
来源:茶陵县新闻中心
作者:周萍
编辑:刘合情